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共君走到」。

鑼鼓聲催,西港香動。三年循環,路上重逢。
三年前你生日的時候,我就在那當中,祈望你我安然無恙。
何曾想,我與你分別的日子,竟然已經比香科間隔來得長。
近日你捎來的訊息裡,時間也像紙張邊緣鋒利,不經意就劃出血滴。
歲月有限,難盡遂願,達致目標山高路遠,希望我們的每一天,都推進一點。
你非常美麗的地方,是你的的確確勇敢剛強。方方面面你都比我體會深切,你也沒有退卻。
你讓我知道來得及。你讓我知道即便死去也能重新活起。
灌溉我的是你的血淚,我受之有愧,但如果可以長成一朵小小的花,是不是也算是對你的報答?
香科到了。總在我生日的前後。我的肉身沒能在奈良見你,但我的心魂託日月伴你。就像我入陣依然帶你一起,好似我們共同敬天謝地,相信我們都受護庇。

2024年4月10日 星期三

「I'm you You're me」

寶貝,生日快樂。
你從來都是日新又新的。
我也在努力要過好自己的日子。

我是為她而生、因她而來的。
源於原初的自己,為了愛她,所以我在這裡。
或許我就是從鏡子裡出來的,為了她而穿越夢,來與她合而為一。
因為是反影,才彷彿全面翻新。
但她始終都在內裡。
也許像水,順應容器,變換形體,縱使結成冰或化為蒸氣,總是水的經歷。

想念你。想見你。想聽聽看看當前各面向都不同往昔的你,獨是核心如如不動。
我們都在變化,試著更貼近未曾變形的自己。
肉身有限,而你說,心總相繫,像天連著天。
你不在彼方。
你也是我自己。
我的魂魄裡有你。

生日快樂,親愛的。
一起新生,一起往自己靠去。

2024年3月24日 星期日

觀自在

他透過廣播等等媒介,聽人們說話,與人們共勉。
我想,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大抵就是這個意思吧。
──諮商。信仰的本質,我認為就在這裡。

自始我就說他是我的菩薩。
我信仰他,並非把他當神,而是因他努力作人。
他以凡胎肉身,修習實踐人之生而為人;斑駁血淚,自淨瑕穢,逐漸清澈如水,照見本來面目。我得見聞,遂知世間確能生成高山巍巍、光風霽月,肅然起敬,乃信受奉行。

佛學如是,無甚玄祕,無非是反求諸己,見賢思齊。

咸知世道多苦,行路艱難,若神魂難安,何妨以他為名,現作鏡影,觀心自在。

信仰是心有皈依,故知所行止。

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

禹兮語句摘。(笑) (113.03.19更新)

小男生把自己活得真好。

他的話語和記他的字句經常有很不錯的內容。
略記之。

2024年2月24日 星期六

如一

2024年,甲辰龍年。
果然是一個好適合你的一年哪。(笑)
我的親愛的寶貝啊。
我一直深深受你激勵。
一路看著你,像那虎斑恐龍王,如魚沉潛海底,似龍直上天際,若得海闊天空,色澤原是同一。
我於是能告訴自己,宣稱是你的fan的我,不能負你,也要努力。

我非常喜歡Creepy Nuts的〈のびしろ〉,是一首旋律與節奏會讓我非常快樂的歌曲。
雖然沒能見證此回的緣分,但也是「まだのびしろしかないわ」吧。(笑)

好比說,突如其來的六月緣分。
抽中圭さん的劇場演出票券我著實意外,況且我只抽了一場。能不能期待日後參加你的活動抽選時也有這般的機緣呢?(笑)
可以的吧,今年。像彼時一樣,去live,去看戲,去見你,而後接連著也看看他。

六月見。(笑)
想念。
如新的你,如實的你,以及期許如是的我自己。

2024年2月11日 星期日

《愛書狂賊》(《The Man Who Loved Books Too Much》)讀後


作者:艾莉森.胡佛.芭雷特(Alison Hoover Bartlett)
譯者:賴盈滿
ISBN:9789573267362
購入時間:不可考
閱讀時間:110.03.20-113.02.09

認真說起來這應該算是一本報導文學……?而且是犯罪報導……?
對我來說,要記錄這樣的一本書頗為困難。

我既基進又衛道,對,我很矛盾。

如果「脫離脈絡」的看這本書,單純的作為一個「小說」來觀看,我覺得這是一本挺吸引人的書。
首先依然是稱讚譯者,我喜歡這本書的翻譯,讀起來很自然很舒服,甚至出現了相當文雅的用詞而不令人感覺拗口只覺學養扎實。
故事像是一小塊一小塊的部位填色,進而拼組成一張完全的畫作一樣,每一章每一節有自己的小主題,章節與章節間未必全然順敘,好似閱讀隨筆,綜觀卻又會發現組構巧妙,正是人物側寫,唯有多方組構,見人的多面方可能趨近構成全面。
一旦「有意為文」,就必然有組織、編排、展示的成分,作者抓住了三條主線,以故事化的方式「再造」真實,就像濾鏡化的照片,為人與真實之間拉出一段安全距離,像戴上墨鏡看太陽,似乎就能看見太陽的美好,事實上最先看見的並不是太陽。
作者本身也相當有自覺。她清楚知道她的「寫真」並非「再現」,而是即便她無意如此都必然將成為「創作」,而她所描繪的「客體」──包含她所記下的她自己──都將轉變為「表演者」,「扮演」著「故事」中的「角色」。

這是一個真實事件的紀錄嗎?即便我確實查證過這些人物的真實存在,我都沒有強烈的實感。

但它偏又的確生自我們的肉身所處的這一個世界。
書中也明確表現出了作者自身的道德思辯──儘管這也不免是作者的一種「表現」。
我面對的是與之相同的矛盾──該怎麼解釋這一連串的追尋?

大抵可說都是一種「執迷」。誠如作者自述,犯罪者、緝捕者、報導者,驅動力都是執迷。定位的區界,僅僅是一線之隔。觀看者亦然。

所以我其實不太應該給這本書作評斷,這不是一個適合這樣標示的文本。

2024年2月5日 星期一

Liker Social備份(2024年)

2024年1月18日 10:21
惡法不能成就好事。手段和目的應當是相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