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微博備份(2020年)

2020-12-24 20:58
覺得,生命真好。有對未來的期望,有對過去的回想,有笑,有淚,隨著時光,一步一印,由年幼走到老成,然後覺得,我在這裡,真好。他的一身白衣真好看,他擺動著的手多麼迷人,他的耳上是輕巧的配備,他的朋友們在他的周邊。但更美的是那些氣息,我想就是他所試著要傳遞的,愛的生命力。感謝贈禮。

2020-12-19 22:36
啊,我果然對浪漫主義沒有抵抗力啊。對於最後可以哭得這麼淚眼婆娑的自己我好像也已經不意外了。XD 個人蠻喜歡這個故事的,從頭到尾。獨特的發想,以未曾見的形式來構建義理。雖然浪漫,但所以動人。

2020-12-11 18:17
為了看聖羅蘭的紀錄片我真的一日怒衝桃園。XD 總覺得感慨良多,不知為何眼淚就會跑出來。斯人已遠。生命是多麼奇妙,影像紀錄是多麼奇妙。他們走了,卻彷彿還在那裡。他們好像還在那裡,但已經走了。曾經同在一個時代的感覺尤其強烈。就像我發現我曾經跟達利同在一個次元裡時,也是好奇特的感受。

集書之路怎麼也這麼迢迢(109.10.28更新)

有鑑於有些書我若再繼續指望臺灣出版的話就只能稱為有生之年系列了,覺得果然還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泣)
首先目指簡體版,日文原文姑且可讀……然後儘管敝人真的非常不想讀英文原文,但為了遊戲書我都不知道讀了多少了……(極遠目) 不過英文書如果有出日文版的話,我還是會先選日文版的……
但我還是想說……嗚嗚嗚我還是希望這些書臺灣能出版啊啊啊~~~~QAQ

唉……於是先來做個資料統整,以備慢慢採購……=-=

打勾備註已購。


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史賴皮搞怪連篇.咒你生日快樂》(《Goosebumps SlappyWorld: Slappy Birthday to You》)讀後


作者:R. L. 史坦恩(R.L. Stine)
譯者:向小宇
ISBN:9789864778362
購入時間:109.06.17
閱讀時間:109.06.18-109.10.27
讀後感:★★★

覺得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對R.L.史坦恩果然是真愛。XD
我明明很不喜歡Slappy,但一看到臺灣出版還是秒買。XD

以前我就不太能理解為什麼R.L.史坦恩那麼愛這個木偶。XD
我玩過跟持續在玩的「雞皮疙瘩」遊戲也都是以他為主軸。XD
對我來說,「雞皮疙瘩」有很多很棒的故事,但只要涉及這個木偶的故事我都不怎麼喜歡,所以我才不能理解他的故事怎麼那麼多。XDD
這本當然也是不例外。XD 不過覺得這本給我的感覺比以往的稍微好一點點,因為它的模式有一點微小的差異。XD

其實我覺得我蠻清楚我為什麼不喜歡這木偶相關的故事。
他的確非常惡毒,不過「雞皮疙瘩」裡這種惡毒型角色可不少。XD 我不喜歡的應該是誤解。
我一直都很難忍受任何形式的誤會,更別說是被人栽贓、誣陷又百口莫辯之類的內容。
這點這木偶實在是太擅長了。XD
所以我看了都會生氣。XDD

這次的故事形式跟「雞皮疙瘩」裡以他為核心的幾本內容整體而言相去不遠,而且這次的「被害人」感覺個性又比較軟弱,所以我中途也再次因那些遭遇而逐漸煩躁。XDDD
不過這次的一大不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現,差不多在中途的時候,敘事改變,換了一種說故事的角度,有助讓我從原本的情境裡跳出來舒一口氣。XD
另外一點讓我比較意外,是這次讓「某種人」也明白了真相,在我印象中,這類人原本堪稱是外於「雞皮疙瘩」世界的,這個世界的一切總是與他們無關。這個改動倒也是不錯,一方面能讓我感覺一切都澄清,另一方面是,某些人不屬於這個世界,畢竟也是會讓人覺得有點傷懷。

不過關於翻譯。XD
其實翻譯本身沒有大問題,只是我有點吹毛求疵。XDD///
我覺得翻譯的用詞稍微有點太成熟,或者說有點太書面體?個人覺得「雞皮疙瘩」相似系列的作品更適合近口語、自然簡單的文句。
比如裡頭用到「磕磕絆絆」這個詞,我就覺得不是很日常,用於這個作品裡感覺不太對。
另外是關於片語的翻譯,這本書採取的方式是精確翻譯出片語的意涵,然後在書末注釋原文,分析片語單詞乍看的文意以說明片語實際的意義,同時兼有教學的功能;不過我覺得這在正文的翻譯上,就可以採取雙關式的譯法,更能傳達出原文的效果,再搭配注釋就相當的清楚。
還有一點,嚴格說起來是在於出版社而不是譯者。XD 就是譯名的統一性。XD 雖然我覺得「史賴皮」這個翻譯其實很棒,但我已經認定他叫作「小巴掌」了啊。XDDD 這是「雞皮疙瘩」系列原本的翻譯,在「雞皮疙瘩」系列裡是一貫的,如今改稱「史賴皮」我真心是不習慣。XDD 不過我的「雞皮疙瘩」系列是舊版,不確定新版「雞皮疙瘩」是否有修訂譯名就是了。包括咒語的翻譯也是。

結論,我還可以為這本寫這麼長果然是真愛。(毆)

2020年10月26日 星期一

翻譯習作──《HuffPost》:〈男與女,是因「戶籍」而開始產生區別。「性別(gender)日本史(性差[ジェンダー]の日本史)」特展叩問「常識」〉


本篇取得原作者國崎万智さん同意翻譯、轉載,非常感謝!

無意中看見介紹,對這個展覽產生興趣,雖然無法實際到場,但這篇報導頗詳細,所以試著翻譯了一下,若譯文有不妥之處,還請指正。

文末的展覽資訊介紹處,我另外加了活動官網連結,官網資訊也相當豐富。



《HuffPost》「你看得見我的侷限嗎?(私の壁見えてますか)」專欄

男與女,是因「戶籍」而開始產生區別。「性別(gender)日本史(性差[ジェンダー]の日本史)」特展叩問「常識」

為什麼會開始以性為別?又對人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以「政治、工作、賣買春」三道軸線探索性別流變的的特展將於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国立歴史民俗博物館)開展。

文/國崎万智 2020年10月5日 11時15分發布、2020年10月6日 14時11分更新

圖(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提供):「性別日本史」特展傳單

「男女」的區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在以性別作區界的社會裡,人們是如何生存過來的?

以「政治空間」、「工作與生活」及「性的買賣」3個面向來解讀日本社會性別流變的特展「性別日本史」,自10月6日起至12月6日,於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千葉縣)開展。

這在公立博物館是前所未見的策展。為何現在要談「性別」?主持計畫的該館教授橫山百合子(日本近代史、性別史)道出了策展理念及展品的看點。

起點是戶籍

「回顧歷史就會發現,男女的區分,對有的時代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在有些時代裡又沒那麼具備意義。對照我們現在生存的社會,應該可以獲得啟示,以建立一個不受性別區分所支配、可以活出自己的社會。」

橫山說明了著眼於「性別」的理由。

在政治空間上,二分「男」、「女」,確立彼此扮演不同的角色,這種區分是如何產生、滲透社會的呢?

「在以祭祀實踐政治功能的古代,無論男女,領導者都負責『祭祀=政治』。把咒術視為女性的能力這種看法根深柢固,但讀史料可以看出,懂得神的意志是男女領導者都必需的能力。」(橫山)

戰爭開始之後,男女領導者都存在的習俗改變了嗎?

「就算是在開始戰爭的彌生—古墳時代,涉及祭祀、軍事、外交整體的地域領導者仍然是男女皆有,這從埋葬的人骨與陪葬品中可以看出。大規模的對外(朝鮮半島)戰爭開始組織後,雖然成為戰士與將領的是男性,但國內政治以及統率村落、地域的領導者,依舊是男女皆有。」

圖(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提供):重要文化遺產(重要文化財)「持勺女土俑」/栃木縣甲塚古墳出土/6世紀後半/下野市教育委員會(下野市教育委員会)藏

轉換點是在7世紀開始導入的「律令制度」。以天皇為君主,仿效中國,成為以「律令」為基礎來支配人民的律令國家。這個體制的特徵──戶籍制度與稅制,與男女的區別密切相關。

「要向所有人民收稅、以男性為對象建立兵役制度時,國家就必須要掌握性別了。這就是國家區分男女的開始。」

當時的戶籍,會把女性標記「女(譯注:原文為「売」,表「メ」之意,意為「女」)」。

圖(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提供):將女性名字註記為「◯◯女」的戶籍/「正倉院文書 大寶2年御野國加毛郡半布里戶籍(大宝2年御野国加毛郡半布里戸籍,複製品)」/702(大寶2)年/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藏(原品 正倉院寶物)

不認同「女專家」的時代

展覽主軸之一,是「工作與生活」中的性別。

橫山表示,職業上的性別劃分在中古與近代差異很大。中古時男女專家都有,到了近代,女性開始被排除在專家之外。

「江戶時代,擁有技術或工作的人們,會負擔某種責任,比如到幕府服務,相對的,在商業上就會被認可。在幕府的基本觀念中,可以負擔這種責任的只有男性,女性是擔不了的。以現在的常識來看是毫無道理的,但當時的女性們因為性別的關係,職業能力不被社會承認。」

圖(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提供):重要文化遺產「地藏菩薩立像 像内供品(地蔵菩薩立像 像内納入品)」(包覆於禱文中的指甲與頭髮)/1334(建武元)年/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藏
圖(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提供):「盾甲(譯注:どんじゃ,為替代被褥之用的厚衣,此處採音義兼譯的方式)」/19—20世紀/青森縣南部民俗資料 雅慕斯博物館 田中忠三郎藏品(青森県南部民俗資料 アミューズミュージアム 田中忠三郎コレクション) Amuse Museum, Collection of Chuzaburo Tanaka

圖(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提供):右二為「寡尼」,指丈夫死後、不再婚而剃髮居家的女性。承繼丈夫的家父長權,作為一家之長掌握大權。/「東山名勝圖屏風(東山名所図屏風)」(第2扇之一部分)/16世紀後半/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藏

圖(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提供):「理髮師」F.比特(F.ベアト)攝影/1863(文久3)年/長崎大學附屬圖書館(長崎大学附属図書館)藏

圖(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提供):因社會認為「女性自行理髮乃是素養」,女子理髮便成了受取締的非法職業。/「女子理髮」F.比特攝影/1863(文久3)年/長崎大學附屬圖書館藏

性開始「商品化」

由「性的買賣」側觀時代變遷,是這次策展的特徵。

「妓女(遊女)」在中古與近代是處於不同地位的。

「中古時的妓女不是只賣春,而是能歌善舞、以經營旅店為家業、代代由女性繼承的自營業者。然而到了江戶時代,發展出經由人身買賣而來的賣春活動,且是幕府承認的體制。在這個社會裡,妓女開始被當作『商品』對待,可自由令其生或死。」

特展透過以妓為生的女性們的日記、給客人的信件以及肖像畫等等,探尋賣、買春的壓迫結構,關注妓女們的心情。也能見到幕府認可的吉原花街(吉原遊郭)中最頂級的妓女作為「妓女領班」威武之一面。

圖(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提供):新吉原花街(新吉原遊廓)稻本家(稲本屋)的妓女小稻(小稲)的肖像畫。身為妓女之首,努力為店面及自身宣傳。/重要文化遺產 高橋由一繪「美人(花魁)」油彩/1872(明治5)年/東京藝術大學(東京藝術大学)藏

圖(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提供):近代的公娼制度下,在軍隊駐屯地等處設立了新的花街。娼妓負有接客後洗淨的義務。/「滋賀縣八日市花街清定樓娼妓之日用品(滋賀県八日市遊廓清定楼の娼妓の生活用具)」(清潔用品)/大正—昭和時期/大阪人權博物館(大阪人権博物館)藏

圖(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提供):描繪妓女、客人與藝妓(芸者)來來往往的花街周邊喧囂之繪卷/「近代行家大全繪詞(近世職人尽絵詞) 下卷(部分)」繪:鍬形蕙斎 詞:山東京伝/文化年間/東京國立博物館(東京国立博物館)藏 Image:TNM Image Archives

眼前的景色是「絕對」的嗎?

性別歧視、雇用及薪水差距、性別角色分工、政治與職場的性別落差……。現今的日本社會,在各方面上都仍無法解決性別的問題。透過史料了解性別歷史的意義,橫山說法如下。

「回顧歷史可知,根據時代的不同,男女的區分與性別的認知一再改變。如今的我們眼見的景色,並不是難以動搖的『必定事物』。希望這個展覽可以成為一個契機,讓大家重新審視一下無形中緊緊扣牢著我們的性別。」

圖:擔任特展代表的橫山百合子。

展覽時間:2020年10月6日—12月6日
地點: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千葉縣佐倉市城內町117)
票價:一般1000日幣/大學生500日幣
開館時間:9時30分—16時30分(入館時間開放至16時,週一休館)

圖(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提供):描繪男女有別的「成就之路」的雜誌附錄,女性就當護士或藝妓、男性則當演員。鏑木清方「新編雙陸當代兩大道(新案双六当世二筋道)」《文藝俱樂部(文芸倶楽部)》13卷1號附錄/1907(明治40)年/博文館 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藏

圖(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提供):海報「若男女同工同酬(男女同一労働同一賃金になれば)」勞動部婦人少年局婦人勞動科(労働省婦人少年局婦人労働課)/1948(昭和23)年/馬里蘭大學戈登.W.普蘭格文庫(メリーランド大学ゴードン・W・プランゲ文庫)藏

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生活

雖然每年到了差不多這個時候,總會有點感慨一年又將盡,但今年的感受真是特別深刻吧。
彷彿是一個好長的年。
總覺得自己在這一年裡,心境有了一定的變化,儘管我仍然是那個深受死神牌考驗的執著達人(?),卻好像開始能夠比較冷靜的與之共處了?我也不是很能夠確認。
這一年我的生活也與過去頗不相同,而更加感覺萬事萬物隨緣生滅吧。
我是不悟的。我大概也沒有想要悟。只是在訓練自己閃避疼痛。

親愛的,我們年紀都不小了。靈魂總是寄寓在肉身裡。
你平凡的吃我普通的喝,我們跨過一日日,身體一點點的變得不那麼一樣。
日常平安。
就多麼珍貴。

世事多變,保重自己。
因緣相繫,相互珍重。

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

《十角館の殺人》第二集讀後


作者:綾辻行人
改繪者:清原紘
ISBN:9784065202258
購入時間:?
閱讀時間:109.09.19-109.10.22
觀後感:★★★★★

照理說半個月前我應該就要看完的,但我偏偏剩著最後的兩頁,直到又過了兩週。XD

印象中我似乎在twitter上看綾辻老師提到漫畫第二集裡會出現跟原著不同的內容,興奮期待是興奮期待,但我讀原著的年代過於久遠,看漫畫第一集時就已經感覺我彷彿是個全新的讀者。(毆)
看了第二集後,為了確認,我終於去重翻了一下原著。XD
還好我沒有選錯段落。XDD 雖然我也不算真的記得。XD
嚴格來說應該是跟江南的改變有點像,算是個在原著基礎上作出的小異動,略略改變故事風味但仍合於原本結構,至少目前看起來是這樣。

雖然細節我記不清楚,但故事是怎麼結局我仍然是知道的。XD 畢竟我當年的心得主要也是關於結局。XD
在已知結果的情況下看漫畫版呈現過程,再度喚醒了我在結局時遭受的某種心痛。XDDD
漫畫版的視覺處理很增添氣氛,但也正因如此,想到結局就越傷感。XD



---
《十角館の殺人》第一集讀後:https://jowno.blogspot.com/2020/10/blog-post.html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漫畫哲學之河》(《The Cartoo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讀後


作者:麥可.派頓(Michael F. Patton)、凱文.坎農(Kevin Cannon)
繪者:凱文.坎農
譯者:朱怡康
ISBN:9789869634854
購入時間:?
閱讀時間:108.03.10-109.10.13
觀後感:★★★★★

印象中這本似乎也是在國際書展上看見的,因為一看就覺得很棒,應該是很快就買了,也應該是一買來就看了,照理說這應該是三兩下就看完的書,為什麼我把時間拉得這麼久我自己也是覺得很謎。XDb

但我真的好喜歡這本啊!方方面面都好喜歡啊!
不只畫風好,而且完美的把種種思想、理論融會成一個貫串的故事,彷彿像在看什麼蒙太奇電影一樣,片段與片段間堪稱無縫接軌,狀似點綴的風景都是意旨的隱喻。身為一個如同記事本一樣只有純文字功能而缺乏圖像理解能力的人,對於作者能夠這麼巧妙的活用比方將概念轉化成圖畫而且簡淨清明,我簡直要說是出神入化。XD 怎麼有辦法想出這樣的表達。XD

而且我身為一臺純文字處理器(?),就是因為這本的文字內容部分也一樣優秀我才覺得那麼棒。XD
用一個最簡單的說法就是非常雅俗共賞、舉重若輕。XD 表達的方式幽默風趣,而不減損內涵的深刻性,固然只是點到為止的扼要介紹,但已然提綱挈領的標幟論點,哪一個才是自身想到達的目的地,那就是個人自身要思索的事情了,就像整本書籍以河流為喻,整個泛舟過程,腦海也是相當應和的翻湧。
在此必須稱讚譯者,整體而言翻譯得很有味道,保障了這趟水上之旅流暢愉快。
還有,以水為始終為軸心,實在是太太太戳中我的點了。

誠摯推薦這一趟激盪的奇幻漂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