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這次live之機,我去了近鐵西大寺運動場。
也就是shamanippon ship曾經停駐的地方。這回旅遊,我去看了好多遺跡。
在空空曠曠的近鐵西大寺運動場前,我也恍然有面對遺跡的感覺。我喜歡遺跡。
我喜歡從遺跡上感受到的時空。
我對日本的文化、歷史並不了解,尚且能在一片荒煙漫草中駐足良久,當我面對與我生命、情感都有密切聯繫而已然產生變遷的場域的時候,就好像在大海裡,海水緩緩的一波一波。好像千百年的時空轉變壓縮在一夕之間。
目睹ship拆除的人們,這樣的感受或許特別深刻。
我去看的遺跡,千年百年前曾經有建築,曾經是宮殿。
我所面對的運動場上,曾經有我們的飛船,載著我的神,我也曾經在裡面。時間並不遠,只是去年。「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那個當下,我確實想起這首詩。儘管我不認為這是類同的情感。
這裡很空曠,每一個荒煙漫草都很空曠,但它們也都很「滿」。它們所乘載的記憶滿滿的填在它們土地的每一寸、在每一塊角落。
黃鶴可能一去不復返,但是我們的飛船會再回來,哪怕它不見得保持同一個樣態。那是中秋節的前一天,圓亮的月亮浮在空上之空。
很自然的就想祈禱。
對著物與靈,祈願因緣聚會,祈願他一切安好。然後我看到不遠處的平城宮跡。
如今的無有反而讓我看見了那裡朱雀門的始終在。
這裡的空蕩益發的充實起來。正如平城宮跡的完滿,在於它的ナニモナイ。
他果然就如同在平城宮跡上歌唱一樣,這裡和那裡距離那麼近。
如果他真的在一片空無上歌唱,那有多好。不用屋頂,不用樂器,不用音響,不用任何其他的人事物,就只是他一個人,以最本然的樣態,在空與空之間。說到底是,本來無一物。
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2013年6月1日 星期六
《書探的法則》(《Booked to Die》)讀後
作者:約翰.鄧寧(John Dunning)
譯者:王瑞徽
ISBN:9789573327608
閱讀時間:102.04.06-102.05.31
讀後感:★★★★★
就像它自己廣告的那樣,這本書應該確實足以吸引廣大愛書人的興趣。
以「書」這個本體為全書核心,所有的愛恨糾葛都是圍繞著書展開,這種主題不吸引讀者才奇怪呢!(笑)
結論是,它真的很好看。
好吧,我知道我對很多書都有這種結論,聽起來可能不太可信,可是它真的好看啊!!(毆)
它大概可以算是冷硬派,雖然我幾乎不看冷硬派所以這樣說也不知道信度有幾分。(笑) 可是就連我這麼一個不愛冷硬派的人都覺得它是一本好看的冷硬派說。(毆史)
我覺得作者還蠻會說故事的,步調算是緊湊,或者說很順,會讓人很自然的就一頁頁翻下去,就像真的在聽一個人說話那樣,很自然的就會一直點頭聽下去。穿插的支線相比主線也並不遜色。
雖然書中明顯流露出作者顯然一點掩飾意味都沒有的某種知識分子的傲慢(笑),可是這並沒有給我多少負面的感受。
附帶一提,翻譯還蠻到位的,至少我覺得讀起來的感受相當好,句子很順很流暢,乾淨俐落的文句使得人物形象能夠完好呈現得栩栩如生。(因為翻譯一旦悲劇,人物的形象就會走樣了。=v=) 而且相當負責,在書中提到的諸多書名後,總會括號加上原文,必要時更會補充譯注。
還有版面設計我還蠻喜歡的,邊邊角角故意設計成像書角翻捲一樣,很有特色。封面本身也點出了全書主軸──為書而生而死而殺人而被殺。=w=
非常有趣,這是我看完後的感想。
然後我就在書後看到了廣告──居然有系列作啊!!!
立刻搜尋之後發現譯名差很多。=v=
原本暫名為「書探的腳步」的,是《危險愛書人》;暫名為「書探的難題」的,變成了《藏書謎》──幸好只是書名改換,書還是有出版的。TWT 遙想某些宣稱要出版卻最終斷頭的書我都要淚流滿面了。TWT
我當然也立刻決定要買了。XD 不過不知道為什麼最後會決定改成這樣的譯名,我覺得原本的譯名比較好說,至少有系列感嘛。雖然「書探的法則」這譯名本身並不算非常的優秀。原書名超帶感的,叫作「Booked to die」。
譯者:王瑞徽
ISBN:9789573327608
閱讀時間:102.04.06-102.05.31
讀後感:★★★★★
就像它自己廣告的那樣,這本書應該確實足以吸引廣大愛書人的興趣。
以「書」這個本體為全書核心,所有的愛恨糾葛都是圍繞著書展開,這種主題不吸引讀者才奇怪呢!(笑)
結論是,它真的很好看。
好吧,我知道我對很多書都有這種結論,聽起來可能不太可信,可是它真的好看啊!!(毆)
它大概可以算是冷硬派,雖然我幾乎不看冷硬派所以這樣說也不知道信度有幾分。(笑) 可是就連我這麼一個不愛冷硬派的人都覺得它是一本好看的冷硬派說。(毆史)
我覺得作者還蠻會說故事的,步調算是緊湊,或者說很順,會讓人很自然的就一頁頁翻下去,就像真的在聽一個人說話那樣,很自然的就會一直點頭聽下去。穿插的支線相比主線也並不遜色。
雖然書中明顯流露出作者顯然一點掩飾意味都沒有的某種知識分子的傲慢(笑),可是這並沒有給我多少負面的感受。
附帶一提,翻譯還蠻到位的,至少我覺得讀起來的感受相當好,句子很順很流暢,乾淨俐落的文句使得人物形象能夠完好呈現得栩栩如生。(因為翻譯一旦悲劇,人物的形象就會走樣了。=v=) 而且相當負責,在書中提到的諸多書名後,總會括號加上原文,必要時更會補充譯注。
還有版面設計我還蠻喜歡的,邊邊角角故意設計成像書角翻捲一樣,很有特色。封面本身也點出了全書主軸──為書而生而死而殺人而被殺。=w=
非常有趣,這是我看完後的感想。
然後我就在書後看到了廣告──居然有系列作啊!!!
立刻搜尋之後發現譯名差很多。=v=
原本暫名為「書探的腳步」的,是《危險愛書人》;暫名為「書探的難題」的,變成了《藏書謎》──幸好只是書名改換,書還是有出版的。TWT 遙想某些宣稱要出版卻最終斷頭的書我都要淚流滿面了。TWT
我當然也立刻決定要買了。XD 不過不知道為什麼最後會決定改成這樣的譯名,我覺得原本的譯名比較好說,至少有系列感嘛。雖然「書探的法則」這譯名本身並不算非常的優秀。原書名超帶感的,叫作「Booked to die」。
2013年5月5日 星期日
《做了這本書》(《Wreck This Journal》)讀後
作者:凱莉.史密斯(Keri Smith)
譯者:吳琪仁
ISBN:9789573270331
閱讀時間:102.05.05-102.05.05
讀後感:★★★★★
看完這本書大概只需要一、兩分鐘,不過要真的「做掉」這本書,那可是要曠日費時的。XD
這本書很帥。
這又是一本在國際書展上偶遇的書,然後在日後買下來。
我覺得這本書,適合藝術家(以觀念藝術、行為藝術為首)看,適合畫家(含插畫家、繪本家等等的)看,適合作家看,適合翻譯家看,適合大家看。(笑)
因為它真的很帥。
書本身就具有濃厚的創造性和實驗性和設計性,圖又畫得好,中文版又是採雙語對照,不收藏一下一整個就是蠻浪費的。XD
然後,這本書其實應該買個兩本。其實兩本應該不夠。XD
如果真心想要做掉它的話。XDDD
或者,自己去一頁頁影印下來,就可以當美術課的超棒素材。XD
然後就是像作者說的,接著是要由我們自己來想想還可以怎麼搞了。(笑)
譯者:吳琪仁
ISBN:9789573270331
閱讀時間:102.05.05-102.05.05
讀後感:★★★★★
看完這本書大概只需要一、兩分鐘,不過要真的「做掉」這本書,那可是要曠日費時的。XD
這本書很帥。
這又是一本在國際書展上偶遇的書,然後在日後買下來。
我覺得這本書,適合藝術家(以觀念藝術、行為藝術為首)看,適合畫家(含插畫家、繪本家等等的)看,適合作家看,適合翻譯家看,適合大家看。(笑)
因為它真的很帥。
書本身就具有濃厚的創造性和實驗性和設計性,圖又畫得好,中文版又是採雙語對照,不收藏一下一整個就是蠻浪費的。XD
然後,這本書其實應該買個兩本。其實兩本應該不夠。XD
如果真心想要做掉它的話。XDDD
或者,自己去一頁頁影印下來,就可以當美術課的超棒素材。XD
然後就是像作者說的,接著是要由我們自己來想想還可以怎麼搞了。(笑)
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
我喜歡一月月一年年這樣為你紀錄。
我已經這樣為你記錄了幾年了呢?
真正有意識的記錄,是從這裡開始的,這篇已經要是第六篇了。而再往前推一年的4月10日,我也曾經寫下字句,儘管當下尚未打算將之認定為一種恭賀。
陪你這樣年年走過,以文字封藏時光,在重新打開的瞬間彷彿有醉人的醺香。
前三年我又另寫了文章作賀禮,今年我則決定藉這首歌表達心跡。
NEWS的〈Happy Birthday〉,詞句是那麼的貼切。
好幾度想翻譯出來,今年終於真正落實。
在這個一年一度的屬於你的魔幻節日,請讓我為你獻上衷心的祝福,願你平安喜樂,每個日子都幸福如意。
---
今 傍にいれる事 『ありがとう』
君のHappy Birthday 1年に一度の魔法 特別な日」
「感謝出生 感謝相遇
感謝現在我們在一起
在你的Happy Birthday 這一年一度的魔幻節日」
「神様の プレゼント
「你是神明的賜禮
君のHappy Birthday 君の未来に幸あれ」
「你是神明的賜禮
你的Happy Birthday 願你未來幸福如意」
---
全文閱讀:https://viahermes.wordpress.com/2013/04/10/newssong/。
密碼提示:日文輸入「翻訳」,英文小寫8碼。
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櫥櫃裡的哲學家》(《If Minds Had Toes》)讀後
作者:露西.艾兒(Lucy Eyre)
譯者:游敏
ISBN:9789573326052
閱讀時間:102.03.16-102.03.21
讀後感:★★★★★
在某個幻境中遇見各時代的哲學家,與之對話,這一點,跟《哲學家的咖啡館》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哲學家的咖啡館》是令人嫉妒(←錯。)而真實的信件交流集結成書,《櫥櫃裡的哲學家》則是以小說模式進行的哲學引導。
這本書以一個簡單的劇情做貫串,引導讀者隨著主角一起去聽哲學家們針對單一議題的思想交鋒與論辯,從而進行自己的答案追索。雖說主體仍是哲學思辯而令我有點懷疑對哲學從未有概念或興趣者是否真的有耐心聆聽或者說聽懂那些對話,但作者已盡量以輕鬆的劇情包裝,以簡單的語句表達。最重要的是,其中一個包裝主線是曖昧的情愫,愛情想必是足以成功吸引人的哲學議題,儘管書中並沒有探討這一點。(笑)
有些哲學家我並不認識,但那些思考大部分我卻都曾接觸,不僅僅只是自己曾經想過,也是曾聽說過那些哲學理論,重新去觀看與思考頗為令人愉悅。
我還蠻喜歡它刻意採取論辯的模式,不僅忠實告訴讀者關於單一哲學議題曾有怎樣的思辯,也能讓讀者自行決定要站在哪一邊,又或者走出自己的新路來。
也許哲學可說與酷兒精神若合符節。不怕異議,或者說必須去聆聽異議,才能夠反思自己所堅信的究竟所謂何來而有沒有道理,從而能夠發現自己的侷限。
附記一下,話說「櫥櫃裡的哲學家」這翻譯,嗯,不算太糟,但看到原書名時,就會覺得「噢好吧你真的可以翻譯得更好一點」。(毆)
原書名是:「IF MINDS HAD TOES」。
不過我還蠻喜歡封面設計就是。XD
還有,透過翻譯,多少會失了一些準頭,西方的哲學畢竟出自西方的文化、採用西方的語言,當轉化為其他語言時,我想很多句子和表達都要進一步去思考傳達是否良好和原文原應具有的意涵。
譯者:游敏
ISBN:9789573326052
閱讀時間:102.03.16-102.03.21
讀後感:★★★★★
在某個幻境中遇見各時代的哲學家,與之對話,這一點,跟《哲學家的咖啡館》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哲學家的咖啡館》是令人嫉妒(←錯。)而真實的信件交流集結成書,《櫥櫃裡的哲學家》則是以小說模式進行的哲學引導。
這本書以一個簡單的劇情做貫串,引導讀者隨著主角一起去聽哲學家們針對單一議題的思想交鋒與論辯,從而進行自己的答案追索。雖說主體仍是哲學思辯而令我有點懷疑對哲學從未有概念或興趣者是否真的有耐心聆聽或者說聽懂那些對話,但作者已盡量以輕鬆的劇情包裝,以簡單的語句表達。最重要的是,其中一個包裝主線是曖昧的情愫,愛情想必是足以成功吸引人的哲學議題,儘管書中並沒有探討這一點。(笑)
有些哲學家我並不認識,但那些思考大部分我卻都曾接觸,不僅僅只是自己曾經想過,也是曾聽說過那些哲學理論,重新去觀看與思考頗為令人愉悅。
我還蠻喜歡它刻意採取論辯的模式,不僅忠實告訴讀者關於單一哲學議題曾有怎樣的思辯,也能讓讀者自行決定要站在哪一邊,又或者走出自己的新路來。
也許哲學可說與酷兒精神若合符節。不怕異議,或者說必須去聆聽異議,才能夠反思自己所堅信的究竟所謂何來而有沒有道理,從而能夠發現自己的侷限。
附記一下,話說「櫥櫃裡的哲學家」這翻譯,嗯,不算太糟,但看到原書名時,就會覺得「噢好吧你真的可以翻譯得更好一點」。(毆)
原書名是:「IF MINDS HAD TOES」。
不過我還蠻喜歡封面設計就是。XD
還有,透過翻譯,多少會失了一些準頭,西方的哲學畢竟出自西方的文化、採用西方的語言,當轉化為其他語言時,我想很多句子和表達都要進一步去思考傳達是否良好和原文原應具有的意涵。
2013年3月13日 星期三
《性政治入門:台灣性運演講集》讀後
主講:何春蕤、丁乃非、甯應斌
ISBN:9570187492
閱讀時間:101.10.16-102.03.11
讀後感:★★★★★
首先,不要問我為什麼時至今日才看完此等陳年經典。(爆)
好的,這是我去年去四性研討會抱回來的──也不要問我為什麼直到去年都還沒擁有這種必讀名著。(爆)
總之,在lag多年之後,我讀完了。(爆)
閱讀的過程直到讀畢,我的感受、思索,應該可以說都是繁多的。
首先我是懊惱。懊惱自己因為各式各樣的因素而延遲了如此多年──人家十年前就在辦這樣的講座了,就在進行這樣的學習了,八年前就把成果集結成這本書了,就在進行這樣的教育了,我直到此時此刻為止到底都在幹什麼呢?
然後我又慨嘆。慨嘆十年前就已經努力在運動、在翻轉、在突破的議題,十年以後那些藩籬也不見得消除了多少。
然後我也滿足。滿足於我在其中看見不少如今也令我反覆探究的問題。那些問題甚至早在幾世紀前就有人一再推敲琢磨,乃至得出一些能夠令我信服的答案。儘管我也有些傷感自己仍舊在走前人老早走過的路,卻又深知此即成長的歷程本來就是人人都必須親自走過方能真正領受。
但總歸來說我是很開心的。
再次感覺有這些老師在實在令人要額手稱慶。
何春蕤老師果然是idol般的存在,於我而言。書中幾乎但凡是她的論述我無不深表贊同的,有好幾次我幾乎想要整頁抄錄發送。(笑)
同時我也回想我接觸性/別、學習性/別的過程,就如同有一種身分認同是「召喚」的一樣,我彷彿完全沒有經歷糾結的認同過程,就在瞬間被召喚了。我沒有多少排斥或抗拒或疑惑或反彈,極快速的就接納了所謂基進的女性主義路線,或者酷兒觀點。雖然我有我的迷惘與不解,但那更接近反躬自省而非質疑或抵擋。我不由得想我為什麼可以這麼輕易被召喚,而為什麼有好多人對這些我開懷接納的事物產生了敵意,也許我是想從中找到某種行動的切入點。
不過,儘管我覺得這樣的論壇學習非常棒,但我卻仍期待形式的再調整。
我覺得問答、思辯是極好的,不過位置必須是平等的。
在以講者為主體的論壇形式中,難免還是會有一種講者為尊的傾向,就如同老師面對學生,老師的話語難免會變成一種標準答案。
我期待各式各樣的思想交鋒,在思辯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落點。
去年底,協會幫助我把這樣的想法實踐成一場簡單的小思辯會,讓我非常開心,不僅進行了深度交流,也得到不少啟發。目前也還在整理錄音檔,希望之後能變成定期舉辦。只是,之所以我們的會議很順利,是因為我們那次幾乎只是協會內部人員的討論交流,我們知道那是一個友善的空間而能安心暢談,就算意見不合也不會流於爭戰,甚至可以清楚知道對方某些言語動作表達出的反對意見之並非是一種批鬥;然而,若是在一個全然由陌生人組成的場合,要怎麼順利進行這樣的思辯,或許是一種挑戰,儘管其實我認為這樣的互動也是必要的,惟有從此才能真正遇見、聽見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和聲音。
我覺得這本書中,老師們在那場論壇中,一直在強調的也是這個道理,或者說,酷兒精神在強調的一直都是這個道理。管你愛黑愛白,那是你家的事。不是黑絕對好或白必然壞,而是黑跟白都可以由個人的偏好自由選擇。而惟有黑跟白正面交會,才會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非我族類,才可能反躬自省,修正原本自以為的正義想像。
記得有句話就是在說,未曾了解就無資格批評,就類似一句外國諺語「Don't judge a man until you've walked a mile in his shoes」。可惜的是道理人人都明白,只是我們往往在情感上難以破除窒礙。
酷兒精神跟真善美聖好像是相反的概念,可是對我來說卻是渾然一體的,我想。我想,透過運動,改革的其實是自己的心靈。心靈的改革才可能是恆久成功的變革。
好吧,我果然太香草了。
ISBN:9570187492
閱讀時間:101.10.16-102.03.11
讀後感:★★★★★
首先,不要問我為什麼時至今日才看完此等陳年經典。(爆)
好的,這是我去年去四性研討會抱回來的──也不要問我為什麼直到去年都還沒擁有這種必讀名著。(爆)
總之,在lag多年之後,我讀完了。(爆)
閱讀的過程直到讀畢,我的感受、思索,應該可以說都是繁多的。
首先我是懊惱。懊惱自己因為各式各樣的因素而延遲了如此多年──人家十年前就在辦這樣的講座了,就在進行這樣的學習了,八年前就把成果集結成這本書了,就在進行這樣的教育了,我直到此時此刻為止到底都在幹什麼呢?
然後我又慨嘆。慨嘆十年前就已經努力在運動、在翻轉、在突破的議題,十年以後那些藩籬也不見得消除了多少。
然後我也滿足。滿足於我在其中看見不少如今也令我反覆探究的問題。那些問題甚至早在幾世紀前就有人一再推敲琢磨,乃至得出一些能夠令我信服的答案。儘管我也有些傷感自己仍舊在走前人老早走過的路,卻又深知此即成長的歷程本來就是人人都必須親自走過方能真正領受。
但總歸來說我是很開心的。
再次感覺有這些老師在實在令人要額手稱慶。
何春蕤老師果然是idol般的存在,於我而言。書中幾乎但凡是她的論述我無不深表贊同的,有好幾次我幾乎想要整頁抄錄發送。(笑)
同時我也回想我接觸性/別、學習性/別的過程,就如同有一種身分認同是「召喚」的一樣,我彷彿完全沒有經歷糾結的認同過程,就在瞬間被召喚了。我沒有多少排斥或抗拒或疑惑或反彈,極快速的就接納了所謂基進的女性主義路線,或者酷兒觀點。雖然我有我的迷惘與不解,但那更接近反躬自省而非質疑或抵擋。我不由得想我為什麼可以這麼輕易被召喚,而為什麼有好多人對這些我開懷接納的事物產生了敵意,也許我是想從中找到某種行動的切入點。
不過,儘管我覺得這樣的論壇學習非常棒,但我卻仍期待形式的再調整。
我覺得問答、思辯是極好的,不過位置必須是平等的。
在以講者為主體的論壇形式中,難免還是會有一種講者為尊的傾向,就如同老師面對學生,老師的話語難免會變成一種標準答案。
我期待各式各樣的思想交鋒,在思辯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落點。
去年底,協會幫助我把這樣的想法實踐成一場簡單的小思辯會,讓我非常開心,不僅進行了深度交流,也得到不少啟發。目前也還在整理錄音檔,希望之後能變成定期舉辦。只是,之所以我們的會議很順利,是因為我們那次幾乎只是協會內部人員的討論交流,我們知道那是一個友善的空間而能安心暢談,就算意見不合也不會流於爭戰,甚至可以清楚知道對方某些言語動作表達出的反對意見之並非是一種批鬥;然而,若是在一個全然由陌生人組成的場合,要怎麼順利進行這樣的思辯,或許是一種挑戰,儘管其實我認為這樣的互動也是必要的,惟有從此才能真正遇見、聽見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和聲音。
我覺得這本書中,老師們在那場論壇中,一直在強調的也是這個道理,或者說,酷兒精神在強調的一直都是這個道理。管你愛黑愛白,那是你家的事。不是黑絕對好或白必然壞,而是黑跟白都可以由個人的偏好自由選擇。而惟有黑跟白正面交會,才會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非我族類,才可能反躬自省,修正原本自以為的正義想像。
記得有句話就是在說,未曾了解就無資格批評,就類似一句外國諺語「Don't judge a man until you've walked a mile in his shoes」。可惜的是道理人人都明白,只是我們往往在情感上難以破除窒礙。
酷兒精神跟真善美聖好像是相反的概念,可是對我來說卻是渾然一體的,我想。我想,透過運動,改革的其實是自己的心靈。心靈的改革才可能是恆久成功的變革。
好吧,我果然太香草了。
2013年1月13日 星期日
《莱特屋謎案》(《The Wright 3》)讀後
作者:布露.巴利葉特(Blue Balliett)
繪者:布萊特.赫奎斯特(Helquist, Brett)
譯者:汪芸
ISBN:9789864177448
閱讀時間:101.12.21-102.1.13
讀後感:★★★★★
如果說前一本《誰偷了維梅爾?》僅僅是令我感覺不錯,這一本則可以令我肯定的說相當欣賞了。
這一本的模式、主題、核心價值與前一本可說是相當類似。
我很喜歡作者把藝術、推理、哲學、數學、神祕學等等感覺全然不同領域的學科融合在一起的感覺。
這次作者將真實存在的事物更加大量的運用到書裡,整合成劇情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得虛實交錯,更加吸引人。
而最後更相當負責任的在後記中聲明何處是自己添加的小說之筆,我覺得很棒。
這種方式對於行銷一件事物是非常有效的。
《誰偷了維梅爾?》推廣了維梅爾,這本書推廣了萊特,就像《歌劇魅影》推廣了巴黎歌劇院,《鐘樓怪人》推廣了巴黎聖母院。
我一直很喜歡書中傳達的理念,尤其是強調無法以理性加以註解的事物的意義。
我還很喜歡對於孩子們能力的強調,把權力重新賦予孩子們,而不是下意識的進行年齡歧視。
我特別喜歡這次書中以孩子們為主體的社會運動。社運是孩子們就可以進行的。孩子們也可以用運動發聲──任何人都有能力參與形塑社會,任何一點的微小力量都可能產生蝴蝶效應。
我總是感覺標籤與框架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這本書是小天下所出,往往被歸類在童書區。
年年參加國際書展時,在童書館總是會被詢問來為幾歲的孩子挑選怎樣的書籍。
我總是很想回答:我。我是來為我自己找書。
童書不一定只適合兒童閱讀。或者說,也許我仍舊是兒童。或者說,根本沒有所謂童書與非童書、兒童與非兒童的區別,偶爾放下分類命名的啟蒙理性思維,或許反而更能回歸事物的如來本相。
繪者:布萊特.赫奎斯特(Helquist, Brett)
譯者:汪芸
ISBN:9789864177448
閱讀時間:101.12.21-102.1.13
讀後感:★★★★★
如果說前一本《誰偷了維梅爾?》僅僅是令我感覺不錯,這一本則可以令我肯定的說相當欣賞了。
這一本的模式、主題、核心價值與前一本可說是相當類似。
我很喜歡作者把藝術、推理、哲學、數學、神祕學等等感覺全然不同領域的學科融合在一起的感覺。
這次作者將真實存在的事物更加大量的運用到書裡,整合成劇情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得虛實交錯,更加吸引人。
而最後更相當負責任的在後記中聲明何處是自己添加的小說之筆,我覺得很棒。
這種方式對於行銷一件事物是非常有效的。
《誰偷了維梅爾?》推廣了維梅爾,這本書推廣了萊特,就像《歌劇魅影》推廣了巴黎歌劇院,《鐘樓怪人》推廣了巴黎聖母院。
我一直很喜歡書中傳達的理念,尤其是強調無法以理性加以註解的事物的意義。
我還很喜歡對於孩子們能力的強調,把權力重新賦予孩子們,而不是下意識的進行年齡歧視。
我特別喜歡這次書中以孩子們為主體的社會運動。社運是孩子們就可以進行的。孩子們也可以用運動發聲──任何人都有能力參與形塑社會,任何一點的微小力量都可能產生蝴蝶效應。
我總是感覺標籤與框架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這本書是小天下所出,往往被歸類在童書區。
年年參加國際書展時,在童書館總是會被詢問來為幾歲的孩子挑選怎樣的書籍。
我總是很想回答:我。我是來為我自己找書。
童書不一定只適合兒童閱讀。或者說,也許我仍舊是兒童。或者說,根本沒有所謂童書與非童書、兒童與非兒童的區別,偶爾放下分類命名的啟蒙理性思維,或許反而更能回歸事物的如來本相。
訂閱:
文章 (Atom)